我的2016
2016年发生了很多事情,年前一二月在公司忙重构,四月决定出国,六月离职,七八月复习GRE,后面在学校申请+看看论文。
今年做的最重要决定肯定是离职准备申请master,可能在别人看来是比较冲动的决定,这次也就上网搜了一圈资料就决定了,其实本科的时候有过一点点想法,只是后来完全放弃了。
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篇文章,不管从事什么高薪工作,多年后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,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。初中的时候有次跟同学聊天,讲以后想做什么,我就想做一个平凡的人,白天做有意义的工作,空闲时间可以读读书,这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了,希望以后能实现这个目标。(有意义 = 影响的人数 * 贡献度,比如让电脑开机耗时-1s,如果影响的人多,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。)接下来读研希望也有时间见识更大的世界,思考人生目标。
第一次回到软院很想哭,很喜欢最近在嘉定的生活。申请季到现在还比较顺利,最紧张的时候是八月初担心GRE考不出来和十一月底担心文书写不好,等明年结果都出来再好好总结一下吧。完全没想到最近这半年会这么忙,近三个月的节奏是这样的:每周实验室开会之后先自己看看公开课放松一两天,然后再花两三天做本周的主要任务,比如复习托福或者网申几所学校,最后开会前一两天再去看论文或者折腾代码,这一两天才是每周最紧张的时候,所以其实每次去考托福或者GRE我都非常放松。。
今年公开课看了宾大的《城市规划》,感觉好多设计很有特色,很强调构建一个walkable neighbourhood,然而真的跟中国国情差距太大,人太多了= = 第一次体验peer review的公开课,大家做presentation都挺认真的。专业相关的就是Andrew Ng的Machine Learning,Geoffrey Hinton的神经网络,再加上Udacity的自动驾驶,都各有侧重,明年学完再来总结。
虽然不是学霸,对于我来说,学习带来的快感要比上班写代码爽得多,可能因为码农不能决定产品方向?(其实还算幸运一直在做还算感兴趣的东西,没有遇到过新浪微博那种脑残PM。)挺喜欢读paper的,申请季也在考虑以后是做科研还是工作,工作的话要是去不了好玩的组,就算在FLAG又如何,科研我不明确做什么方向,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天赋、智商足够,要知道科研选错方向可比在公司进错组惨多了。(推荐这篇研究生后出国去Google的思考《是时候了》,我也比较看重技术氛围和国内环境)
最近在一亩三分地上看到两篇讨论这类问题的帖子,一篇是top5硕士毕业工作三年后想做科研,另外一篇是想做CV但是master读了一年之后有些迷茫,第二篇很可能就是明年的我。我发现性格因素其实也挺重要,上大学测过自己是INTJ,这两个帖子的作者也是INTJ/INTP,我昨天测了下还是INTJ,I最明显,NTJ其实倾向不大,或许这种测试还是有点道理的?INTJ也就是内倾、直觉、理性、判断。内向是肯定的,我是属于充电(跟人聊天)五分钟可以放电(一个人呆着)很久的,一直充电就会爆炸,大一对门的时候就不理结果为啥希望寝室没有人。还有一点是强烈兴趣驱动,完全无法忍受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,比如当年不保研的原因之一是不想再上政治课,现在申请也不想选MSIM甚至MSIN这种课程表不完美的项目。追求完美?可能是有点吧。。我也越来越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了。“INTJ是十六种人格类型中最稀有的类型,约占女性人口比例0.5%,男性人口比例1%”,来自维基百科,真是可怜。
今年的主要娱乐是看youtube的游戏视频…F1(播主是工科生)、模拟卡车(播主居然是cs毕业的大叔,有次还聊他喜欢操作系统讨厌数学课。。),还有bilibili的视频吧。。书几乎没看,kindle已经积灰很久了。每天晚上从十一点多躺一两个小时睡不着也是醉醉的。豆瓣告诉我今年电影居然看得比去年少,额是更宅了还是更忙了?
申请季仅仅是个开始,不管找工还是科研,后面的压力会更大。新年计划就不写了,听说不告诉别人计划会更好?越长大越想家,也希望能多回家看看。
新年快乐!
最后放一张调过色的嘉定。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